本以为在9月8日举行的金砖峰会,将会是一场携手共进的盛会,可印度总理莫迪却再一次选择缺席,安排印度外长苏杰生代为出席发言,而更有意思的,还是苏杰生的发言内容。
苏杰生在峰会上谈及特朗普关税时,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,设置贸易和关税壁垒让全球交易变得更复杂,不利于各国发展,还称把非贸易问题硬扯进来,会阻碍贸易关系。一副对卢拉牵头金砖国家结成反对美国加税的统一战线,不感兴趣额姿态。
另外,苏杰生在发言后半段还话锋一转,提到了金砖国家之间的内部变革问题。他指出,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应给全球树立榜样,但印度与其他金砖国家长期存在贸易不平衡的赤字问题,且一直未得到解决,印度呼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。这一言论,直接让原本聚焦对抗美国加征关税的峰会,多了一丝内部矛盾的火药味。
从经济层面来看,如果按照印度的诉求,为解决贸易不平衡而调整贸易政策,必然会对其他金砖国家的出口产业造成冲击。以中国为例,中国对印度出口规模维持在较大规模,长期存在顺差,若为平衡贸易而限制出口,中国相关产业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都会受到影响。
再看俄罗斯,其能源出口在金砖国家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,印度要求调整贸易结构,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收益也可能面临变数。所以,印度所谓的改革,实际上是想让其他金砖国家在贸易政策上作出让步,为印度国内经济困境提供帮助。
印度提出金砖内部改革,却没有给出具体的保障措施落地计划。一方面,对于如何解决贸易不平衡,印度没有明确提出像降低关税、增加进口配额等具体且可操作的方案。另一方面,在涉及改革可能带来的利益分配调整上,也没有提及如何建立公平的补偿机制。没有清晰的落地路径,印度的改革呼吁就如同空中楼阁,难以真正实现。
印度表态后,巴西作为峰会组织者,原本希望借峰会凝聚金砖国家力量对抗美国关税,印度的态度无疑让卢拉的计划受到一定影响。巴西可能会重新审视与印度在后续合作中的关系,在推动金砖国家共同政策时,对印度的参与度和配合度产生疑虑。
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金砖国家合作,秉持平等、互利、共赢的合作理念,对于印度这种单方面强调自身利益的改革呼吁,必然会保持谨慎态度。俄罗斯与印度在军事等领域有长期合作,但在金砖合作框架下,印度的行为也可能让俄罗斯重新评估双方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契合度。其他金砖国家同样会对印度的立场变化感到担忧,担心印度的不稳定态度会影响金砖国家整体的合作进程。
至于为何印度现在这么不合拍,以及经常在金砖国家中唱反调,主要可以分为内外因素。
从外部因素来看,美国对印度的影响不可忽视。美国一直对金砖国家持不友好态度,此前就有美国官员要求印度减少与金砖国家的所谓“结盟”,尤其是在去美元化进程上。此次峰会前,特朗普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,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%惩罚性关税,累计关税税率高达50%。在这种压力下,印度为了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,让美国降低关税,自然不愿在金砖国家峰会上刺激美国和特朗普,所以莫迪的缺席有这方面考虑。
从内部因素,也就是印度自身利益出发,近年来其经济发展面临挑战,印度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缓慢,部分产业竞争力不足。印度希望通过推动金砖内部改革,改善自身在金砖国家贸易体系中的地位,为国内产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。
但这样做也存在弊端,印度过度强调自身利益,可能会破坏金砖国家之间的团结与信任,失去其他金砖国家在经济、政治等方面的支持,长远来看不利于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提升影响力。
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多年,取得诸多显著成就,为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到了更多的话语权。印度此次行为虽然给合作带来诸多挑战,但不能因此否定金砖国家加强合作的大势。从长远来看,金砖国家面临着共同的国际经济政治压力,如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权利不平等、不合理等问题,这些共同挑战,决定了金砖国家仍有强烈的合作需求和意愿。
未来,金砖国家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,建立更完善的利益平衡机制和决策机制,化解内部矛盾,以更加团结的姿态应对外部挑战,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公平、合理、多极化的方向发展。而印度呢,也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在金砖国家中的角色和利益,以更加积极、建设性的态度参与合作,否则将可能被金砖组织合作的大势所边缘化。
股信网配资,盛豪配资,股票配资在线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